<nobr id="95xxf"></nobr>

        <video id="95xxf"><address id="95xxf"><form id="95xxf"></form></address></video><progress id="95xxf"></progress>

        讀后感/書評

        首頁 > 讀后感/書評

        書評:《人類簡史》人類的進化是一場盛大的無意義?

        2019-07-24

          很享受一種感覺,痛感在背上星羅棋布,針尖朝這些痛點刺去,瞬間的震顫,換來的卻是更為長久的歡愉。雖然沒有做過針灸,但可以想象到這種感覺。

          讀《人類簡史》就是這么一種感覺。你懂得卻說不出來的、你不懂也說不出來的,在這本書里作者都幫你說出來了。總是能很準確地找到你的痛點,然后刺下去。

        書評:《人類簡史》人類的進化是一場盛大的無意義?

          1

          這本書中,最戳中痛點的一個觀點是:

          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的上帝,是因為會編故事。

          觀點足夠吸睛,可是理解起來卻需要一點時間。語言、欺騙并不是人類特有的技能,然而編故事,卻讓人類成了神。

        書評:《人類簡史》人類的進化是一場盛大的無意義?

          現存的許多概念,都是人類編織的故事,都是建立在想象、信任、預期之上的。書里舉了標志公司的例子,究竟什么是標致公司呢?標致汽車就是標致公司嗎?

          顯然不是,即使少了一輛標致車,這個公司依然存在。那么標致大樓是標致公司嗎?顯然也不是,即使大樓拆毀,我們還是會相信標致公司可以繼續存在。進一步地說,標致公司存在我們的想象里。正因為我們相信標致公司這個故事,我們就會去購買標致車,會關注有關標致公司的新聞,甚至把自己口袋里的錢放在這個素未謀面的公司里。

          正因為大家都相信,所以這個故事編得下去。美元也是一個想象中的故事。如果哪天我們意識到這點,不再相信美元,這只不過是一張紙而已。但很多人無法理解:為什么如此真實的美元,只是一個故事呢?

          從前,人們交易用的是以物易物的方式,只是由于不同物品的兌換率過于復雜,人們發明了用某種能夠統一的物品進行交換的方法。例如貝殼、絲綢、到后來的紙幣。正因為人們相信這些東西,能夠為他們換來糧食、衣服、娛樂,所以才會被使用。

          這和這些東西叫作美元、人民幣還是日元,都沒關系。只要人人都相信,這些東西,可以換來他們想要得到的,美元、人民幣、日元就可以存在,反之,將崩塌、覆滅。

          弄清了人類編故事的技能,就可以分析人類是怎么統治地球的了。那些相信同一個故事的人,因為這個故事聚在了一起,這個故事可以是宗教、民族、國家等等。

          并且,相信同一個故事的人,可以一起八卦,可以一起排斥相信別的故事的人,從而發展出成千上百甚至過億的集體。更進一步,人類可以編織故事組成軍隊、組成帝國,歷史便開始了。

          2

          然而,自認為是上帝的人類,卻在不知不覺中,被萬物統治著。

          書里提到過另外一個非常妙的觀點,說是遠古時代的人們靠采集為生,每天可以接觸到二三十種不同的食物。然而,自從人類開始“馴化”了小麥后,不得不整日在田里除草、灑水、收割,彎腰勞作,忍受腰椎肩頸的疼痛,靠著非常單一的食物來源,承擔著自然災害導致作物全軍覆沒的風險,并且,由于人口的聚集,傳染病發生的概率大大增加。所以,究竟是人類馴化了小麥,還是小麥馴化了人類?

        書評:《人類簡史》人類的進化是一場盛大的無意義?

          不可一世的人類當然不會承認這種說法。他們會說自己發明了郵件,發明了計算機,發明了復雜的貿易體系,建立各種各樣的組織、國家。然而,這真的代表了物種的進步嗎?

          遠古人類為了生存,至少要識別上百種的植物、動物,每天流連于山水之間,狩獵、制作石器的技巧也非常高超,并且女性不用承擔“喪偶式育兒”的痛苦,因為嬰兒是由整個族群幫忙照顧的。

          而現代智人終日面對電腦、手機,自由被大大限制,生活壓力與痛苦也呈指數增長,由此更是發展出了多種疾病。具有諷刺意味的是,許多新的技術,就是發明來解決人類自找的煩惱的。

          3

          因此有人提出,人類的進化就是一場盛大的無意義。

          經濟學家發明各種各樣的概念、學說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,卻發現總無法窮盡,舊的學說解釋不了急忙用新的補上,問題蔓延得總是比答案更快,人們卻樂此不疲,甘于當事后諸葛亮,有些先鋒派另辟蹊徑,改作預測,殊不知如此多種猜測總有一種是最接近正確答案的,猜對的人被奉為神,相應的學說也被奉為圭臬,卻無法屢試不爽,如此循環往復。

          我們學習各種各樣高深的學問,編織各種各樣的故事,殊不知,每天茶余飯后討論的,仍然是別人的八卦,各家的家庭瑣事;做決策時,更多的是依據個人的情感,信仰的教義,以及背后的裙帶關系,而非高大上的專業知識。

          我們喝水,和別人交談,工作,學習,因為生理需要,因為大家都這么做。人類其實并不特別。所做的事情,很多都是無意義的。但也正是這種“無意義”,構成了我們五彩斑斕的世界。

        上一篇 回目錄 下一篇

        讀后感 推薦

        欄目導航

        格言網 趣知識 讀后感
        日本高清成本人视频一区_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_日本一区二区高清道国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