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周冬雨被“扒光”衣服背后,還有2.4億孩子正在被羞辱!
2019-11-01
電影《少年的你》火了,短短5天時間票房破8億!
看過的人都是哭著走出電影院的。甚至有人看6場,哭了6次。
這是一個關于校園霸凌的悲劇故事,電影講述了被卷入校園霸凌的好學生陳念(周冬雨飾演)面對霸凌時,一路自救和艱難成長的慘痛青春。
影片中陳念被剃頭、拍裸照視頻、害怕到躲進垃圾桶,每一幕場景都將我們刺痛,讓人看著揪心地疼......
可電影是美好的,導演安排了小北(易烊千璽飾演)拼命守護。那句“你保護世界,我保護你!”更是將每一個觀眾感動的熱淚盈眶。
“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,但孩子們仍然渴望星空”。
可現實中的霸凌遠比電影殘酷一百倍??!
我們身邊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孩子正在遭遇霸凌,他們卻沒有電影中的主角光環,也沒有小北一樣的人去拯救和守護,他們是現實世界不懂呼救的“胡小蝶”。
01、孩子的“惡”,能可怕到什么程度?
成人世界有多兇險,孩子就有怎樣的校園。
在電影《少年的你》中,每一次大反派魏萊上演霸凌場面的時候,都是集結一群人去針對一個人。她的身邊從不缺幫兇,一聲令下,就有“打手”執行暴行,她只在一旁觀賞,并享受其威權帶來的“霸凌快感”。
你以為孩子的校園總是無憂無慮?其實學校里隨處可見小霸王、惡棍,團伙作案。
成年人的優點小孩都有,成年人的不公與黑暗卻也在校園一次次上演,甚至變本加厲:
電影中,霸凌者魏萊面對警察詢問胡小蝶死因的時候,被刺激下大罵:胡小蝶死得好,至少胡小蝶的媽媽會拿到一大筆錢。
在另一個場景中,魏萊擔心陳念報警,私下求和解,提出的和解條件不是讓陳念拍她自己的裸照,就是用金錢來交換。
在霸凌者魏萊看來,生命不重要,對別人造成的傷害也不重要,一切罪行只要花點錢就能一筆勾銷。
生命、尊嚴等同于金錢,人性在扭曲中不斷喪失。有人說,很多孩子的惡意,往往比成人更可怕,因為他們不知道什么是底線。
現實中不乏以“未成年”為擋箭牌,在校里校外肆意橫行,更無下限,讓人毛骨悚然的新聞也頻頻發生!
數據表明,每年全球有2.43億的學生遭受過校園霸凌,大約占學生總數的32.5%,然而30%的學生都選擇了沉默。
02、不要等到洪水來的時候,才學游泳
很多家長仍然認為,校園暴力就是孩子間的“小打小鬧”,根本不用小題大做。
錯!家長們太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校園霸凌。
校園霸凌的本質是孩子之間資源比拼引發的惡。
這里說的資源,既是體力、性格,也是智力、財力,還是原生家庭,更是家庭權力地位。
體力強的孩子,當然不容易被欺負;智力好的孩子,當然更容易知道怎么處理人際關系;財力厚的成人,當然容易換取更多的安全;權力大的成人,還需要擔心被人欺負嗎?
影片中的魏萊,之所以敢欺負別的同學,就因為家里有錢,成績好,身邊聚集了一群小嘍啰,而那些被她霸凌的同學,又有哪一個是出自有權有勢的家庭?
甚至很多時候,孩子的惡沒有理由,只要你表現特殊,你就應該被打、被霸凌。
因為班上有一個同學長了青春痘,于是給人家起外號“癩蛤蟆”。
見不得老師表揚一個優等生,于是把人家的課本劃破,把人家的作業藏起來。
有一個女生的身體比較早發育,于是就給人家安上“狐貍精”的惡名。
慢慢的,孩子們的行為,卻變得更加暴戾,甚至觸及法律的紅線:
因為“看不順眼”于是半道截住同班女生,將其逼到巷子里暴打,并拍下耀武揚威。
因為一句話的誤會,昆明22歲的女大學生小雪,被室友等20人從下午打到凌晨,被逼脫掉上衣和褲子,臉色寫上侮辱性語言,整整虐待了12個小時。
因為聽說對方說了自己壞話,6個女生叫來2名男子對同學進行輪奸,并把視頻放上網絡。
.......
這樣的事情,總在校園角落里不斷上演,卻很少得到重視,造成一個個無法估量的人間悲??!
身體創傷只是第一步,精神上的恐懼,甚至性格的突變,抑郁自殺,才是校園霸凌的后遺癥!
有位網友分享自己少年時候的遭遇:
同一個宿舍的所有女生,突然有一天就全部不理我了。我被隔絕了。集體宿舍氣氛壓抑,所有人看向我的眼神都麻木陰冷。你的敵人是每一個人,又誰也不是。你的痛苦和絕望漫無邊際。
這么多年過去了,那個陰影仍然在。至今我抗拒人群,朋友極少,未參加過一次中學同學聚會。
被暴力的陰影,就像在一個人內心深處種上一顆自卑敏感的種子,隨著時間生根發芽,開出絕望的花。
影片中,陳念被剃頭、拍裸照視頻、害怕到躲進垃圾桶,每一幕欺凌的場景,對任何一個經歷過的孩子來說都是致命傷害。
一個正常的孩子一旦經受過這種霸凌后,那種瀕臨絕望的恐懼必將伴隨一生,且永遠不可能得到治愈。
據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病學的龍澤博士曾說:
童年時期被欺凌,其影響甚至會延續到孩子們的中年時期。
而從小就被長期暴凌的,患上抑郁癥的概率,是其他正常成長孩子的5倍,自殺的概率是正常孩子的19倍。
不要等到洪水來的時候學游泳。家長們永遠不要等到悲劇發生的那一刻,才明白事態的嚴重性。
03、遇到校園霸凌,讓孩子“打回去”就夠了嗎?
很多家長存在僥幸心理:
“只要我們家孩子不受欺負就行”
“會打回去的孩子,總比只會挨打的孩子有出息”
最近網友一直在說:雪崩的時候,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。
還記得米脂殺人案的兇手趙澤偉嗎?
因為讀書時經歷過校園暴力,于是在心里埋下罪惡的種子,最后選擇以暴制暴,用匕首殺死了9名學生。
以暴制暴,終將會導致悲劇無限升級。
兒童教育心理專家提醒:處理校園暴力的方法不是簡單一句“打回去”就完事了,最有效的方式是幫助孩子重建強大的內心。
體力的壓制不是強者的表現,只有內心強大才能戰勝校園霸凌。
延伸閱讀:
›› 少年的你:周冬雨被“扒光”的背后
›› 影評:《少年的你》與校園霸凌
›› 玖月晞:《少年的你如此美麗》經典語錄
›› 玖月晞:《少年的你如此美麗》在線閱讀
讀后感 推薦
欄目導航